第一足球网

图片
群众文化

屈原管理区千年古镇龙舟鼓响 现代农业河市争先

屈原管理区文广新局 2016-10-17 10:00 浏览量:

汨罗江水一路滔滔,沧浪河一路流连,“蓝墨水上游”汨罗江将之绘成了河市镇碧水相依、秀色葱茏的大美画卷。

全镇共辖10个村,1个社区,总面积81平方公里,总人口2.66万人,共有耕地面积6.4万余亩,2015年,全镇实现财政收入3800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17000元。河市镇是商业古镇、文化名镇、产业旺镇、和谐美镇,曾誉有“小南京”的美称。

近年来,河市镇紧跟“农旅结合、城乡一体”幸福屈原建设脚步,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争创全域旅游示范乡镇,古镇焕发新韵,成为汨江古道新名片。

品味 历史文化古韵幽幽

河市镇境内古罗城村原为西汉古罗子国皇城,《汉书·地理志》中记载“楚文王徙罗子自枝江据此”,辉映了它两千多年的灿烂文化,目前国家古罗子国遗址公园建设正在进行之中。

旧时河市因汨罗江从境内通过,通洞庭湖而水路交通发达,通过考古发现,在罗子国时代河市街就有人类群居的遗址,明嘉靖年间,河夹塘一带就成为八方辐辏、店铺林立、商贾云集的商贸中心,往来船只如织,成为湖南、湖北、江西三省童通衢的商贸集散中心。“牵羊卖羊卖到河夹大塘”的民谣就一直唱到今天。

河市镇自古以来是汨罗江龙舟最早最好的竞渡之地。相传屈原投江那天,两岸数百条渔船争相打捞尸首,从初五直至十五日将尸首打捞上岸。自此相传每年都用竞渡的形式为屈原招魂,年复一年,形成了劳动人民既锻炼身体又富有文化内涵的独特生活习俗。从造龙舟到竞渡包括偷神木、雕龙头、关头、亮舟、下水、赞头、回赞、朝庙、竞渡等过程。

河市的文化绚丽多姿,这儿是屈原文化的最重要的发源地,据屈学家刘石林介绍这儿有屈原居住达九年之久的故宅南阳寺、打捞屈原上岸的晒尸墩,这儿是粽子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形成了与端午文化息息相关的民俗文化、祠堂文化、美食文化、龙舟文化。民俗文化:为纪念屈原,当地人一直保持着传统的端午习俗,有:赛龙舟、吃粽子、插艾叶菖蒲、点雄黄酒等等。此外,这里还传承着玩龙灯、耍杂技等民俗。祠堂文化:祠堂是旧时每个姓氏用来祭祀祖先、告诫子弟的场所。河市河这段原来祠堂很多,胡、彭、熊、韩、赵、孟、宋、刘、湛、黄、谢等都有,皆毁于文革时期,现仅有的谢、黄两姓宗祠,黄姓祠堂还剩残缺不全的门楼。这个祠堂80年来一直用于办学校,从民国到现在,为国家输送了多名政要、艺术家及商贾名流。美食文化:俗传公乐院丈八湖的黑背鲫鱼、斗笠湖的泥鳅为湘阴县古代进奉皇上的贡品。古时河市传统请客有土八道,就是土糯米坨子、土笋子、土皮粉、油酥鱼、蛋卷、猪肉扣肉、六罗、白切肉八大碗土菜。现在,河市油豆腐也是一道有名的土菜。人文文化:河市文化声名远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曲艺河市道情得以传承。旧时河夹塘上《湖南省志》的人物有六人,上《湘阴县志》的有十二人,解放后也出现了很多为国家建设作出贡献的河夹塘人。1984年潇湘电影制片厂在河市镇拍摄电影《一个女人的命运》,今年在湿地公园拍摄了《三军会师》。

融入 绿意葱茏诗意画卷

河市镇气候四季分明,雨量适中,日照充足,地势平坦,适合各种植被和农作物生长。从航拍器俯瞰,金黄与翠绿交相辉映,生机勃勃,极富张力。

河市镇镇长周晓明介绍,河市镇的自然环境美丽,他们对旅游业的开发进行了全方位的布局。

境内大洲胡湿地保护公园是集放风筝、踏青、野炊、亲水于一体的旅游佳处。初临此地,绝对会让你生出莅临蒙古大草原的既视感,这里天高云淡,白鹭翩飞,草地青翠,牛羊成群……大洲胡湿地大草原位于屈原区东大堤段汨罗江畔,与屈子祠隔江相望,一望无垠,蔚为壮观。该镇气候宜人、风雨及时,农业资源丰富,境内盛产水稻、苗木、礼品西瓜、大棚蔬菜、高效葡萄等农产品,豪猪、甲鱼、食用蛇、稻虾套养等种养业也初具规模。

在河市镇境内屈汨路旁,有一家集餐饮、休闲、采摘、垂钓、观光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农庄——惠众农庄。餐厅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花草溢香,室内全部利用绿色植物,天然布景,为来到的顾客提供一抹荫凉。餐厅食物全部采用农庄种植的绿色食物。炎炎烈日,来到餐厅,喝上一杯薄荷茶,吃上一碟农庄特有的凉拌紫贝菜,清凉瞬间来袭。餐厅旁边设有亲子游乐区,那里就是孩子们的天下,上窜下窜,父母可以安心吃着美食,看着自己的小孩天真的模样,这番景象,好不惬意。在惠众农庄西北角,有一座生态稻田公园,稻田公园充分利用惠众农庄紫色水稻和黑色水稻谷,通过20多亩水稻田拼接特色图案。用彩色水稻拼接的 “约会惠众”、“520”“ILoveYou”等字样成为公园的特色风景线,骑行绿道等特色人文景观也同步配置。

渔舟唱晚迎赤霞,江边垂钓,微风拂面,美食相随,有别样魅力的河市,您不约一发么?

感受 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河市镇党委书记刘建云介绍,近年来,全镇响应岳阳市 “一极三宜”江湖名城建设号召,围绕区委提出的“农旅结合、城乡一体”的幸福屈原建设,紧跟“提升现代农业、建设美丽乡村、统筹城乡发展,打造幸福屈原”的发展思路,依托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产业特色,依托沃野平畴、湿地丰富、天蓝水碧的环境特质和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域特点,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体验农业、观光农业,做到以旅促农、以旅助农、以旅富农。

河市镇采取“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专业化服务、庄园式推进”等措施,大力发展第一产业,培育农产品加工等第二产业,带动商贸、休闲、旅游等第三产业,实现农业“接二连三”。

目前,全镇共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23家,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规模以上农庄1家,形成了优质水稻种植基地、特色农产品生产及精深加工基地、珍稀苗木繁育加工基地、高效禽畜养殖基地、绿色水产基地、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等六大特色基地,并打造了岳球黑米、香米、黑米酒、无公害蔬菜等农产品品牌。

从“种吃的”到“种看的”,由“农景”变风景。在农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河市镇不断探索、优化调整,现代农业推广成效显著,新发展芦竹、蘑菇、茭瓜、藕尖、大棚蔬菜、苗木等经济作物,整个特色种植产业全年投资额已达1200万元,中农联成、海泰博农、惠众粮油等具有现代农业示范引领的企业先后在该镇落户,形成了向高科级农业要效益的良好局面;以生猪、肉牛为主的养殖业占据屈原区的“半壁江山”,农业产业化发展也形成规模。其中规模养殖大户达73户,整个畜牧业年产值达3.5亿元;牛、鹅、羊、甲鱼、食用蛇、稻田套养龙虾、洋鸭等规模也不断扩大,特色种养业已逐渐成为河市高效农业的新名片,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古韵之风物,灿烂之文明,皆融于这片土地上勤劳勇敢的河市人民的血脉之中,生生不息。“富裕、平安、秀美、文明”的河市镇正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未来的河市将天更蓝、水更清、风景更秀,交通更加发达、产业更加兴旺、环境更加优美、人民更加富裕。大美河市正敞开胸怀,邀您一起,走向美好未来。

汨罗江水一路滔滔,沧浪河一路流连,“蓝墨水上游”汨罗江将之绘成了河市镇碧水相依、秀色葱茏的大美画卷。

全镇共辖10个村,1个社区,总面积81平方公里,总人口2.66万人,共有耕地面积6.4万余亩,2015年,全镇实现财政收入3800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17000元。河市镇是商业古镇、文化名镇、产业旺镇、和谐美镇,曾誉有“小南京”的美称。

近年来,河市镇紧跟“农旅结合、城乡一体”幸福屈原建设脚步,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争创全域旅游示范乡镇,古镇焕发新韵,成为汨江古道新名片。

品味 历史文化古韵幽幽

河市镇境内古罗城村原为西汉古罗子国皇城,《汉书·地理志》中记载“楚文王徙罗子自枝江据此”,辉映了它两千多年的灿烂文化,目前国家古罗子国遗址公园建设正在进行之中。

旧时河市因汨罗江从境内通过,通洞庭湖而水路交通发达,通过考古发现,在罗子国时代河市街就有人类群居的遗址,明嘉靖年间,河夹塘一带就成为八方辐辏、店铺林立、商贾云集的商贸中心,往来船只如织,成为湖南、湖北、江西三省童通衢的商贸集散中心。“牵羊卖羊卖到河夹大塘”的民谣就一直唱到今天。

河市镇自古以来是汨罗江龙舟最早最好的竞渡之地。相传屈原投江那天,两岸数百条渔船争相打捞尸首,从初五直至十五日将尸首打捞上岸。自此相传每年都用竞渡的形式为屈原招魂,年复一年,形成了劳动人民既锻炼身体又富有文化内涵的独特生活习俗。从造龙舟到竞渡包括偷神木、雕龙头、关头、亮舟、下水、赞头、回赞、朝庙、竞渡等过程。

河市的文化绚丽多姿,这儿是屈原文化的最重要的发源地,据屈学家刘石林介绍这儿有屈原居住达九年之久的故宅南阳寺、打捞屈原上岸的晒尸墩,这儿是粽子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形成了与端午文化息息相关的民俗文化、祠堂文化、美食文化、龙舟文化。民俗文化:为纪念屈原,当地人一直保持着传统的端午习俗,有:赛龙舟、吃粽子、插艾叶菖蒲、点雄黄酒等等。此外,这里还传承着玩龙灯、耍杂技等民俗。祠堂文化:祠堂是旧时每个姓氏用来祭祀祖先、告诫子弟的场所。河市河这段原来祠堂很多,胡、彭、熊、韩、赵、孟、宋、刘、湛、黄、谢等都有,皆毁于文革时期,现仅有的谢、黄两姓宗祠,黄姓祠堂还剩残缺不全的门楼。这个祠堂80年来一直用于办学校,从民国到现在,为国家输送了多名政要、艺术家及商贾名流。美食文化:俗传公乐院丈八湖的黑背鲫鱼、斗笠湖的泥鳅为湘阴县古代进奉皇上的贡品。古时河市传统请客有土八道,就是土糯米坨子、土笋子、土皮粉、油酥鱼、蛋卷、猪肉扣肉、六罗、白切肉八大碗土菜。现在,河市油豆腐也是一道有名的土菜。人文文化:河市文化声名远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曲艺河市道情得以传承。旧时河夹塘上《湖南省志》的人物有六人,上《湘阴县志》的有十二人,解放后也出现了很多为国家建设作出贡献的河夹塘人。1984年潇湘电影制片厂在河市镇拍摄电影《一个女人的命运》,今年在湿地公园拍摄了《三军会师》。

融入 绿意葱茏诗意画卷

河市镇气候四季分明,雨量适中,日照充足,地势平坦,适合各种植被和农作物生长。从航拍器俯瞰,金黄与翠绿交相辉映,生机勃勃,极富张力。

河市镇镇长周晓明介绍,河市镇的自然环境美丽,他们对旅游业的开发进行了全方位的布局。

境内大洲胡湿地保护公园是集放风筝、踏青、野炊、亲水于一体的旅游佳处。初临此地,绝对会让你生出莅临蒙古大草原的既视感,这里天高云淡,白鹭翩飞,草地青翠,牛羊成群……大洲胡湿地大草原位于屈原区东大堤段汨罗江畔,与屈子祠隔江相望,一望无垠,蔚为壮观。该镇气候宜人、风雨及时,农业资源丰富,境内盛产水稻、苗木、礼品西瓜、大棚蔬菜、高效葡萄等农产品,豪猪、甲鱼、食用蛇、稻虾套养等种养业也初具规模。

在河市镇境内屈汨路旁,有一家集餐饮、休闲、采摘、垂钓、观光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农庄——惠众农庄。餐厅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花草溢香,室内全部利用绿色植物,天然布景,为来到的顾客提供一抹荫凉。餐厅食物全部采用农庄种植的绿色食物。炎炎烈日,来到餐厅,喝上一杯薄荷茶,吃上一碟农庄特有的凉拌紫贝菜,清凉瞬间来袭。餐厅旁边设有亲子游乐区,那里就是孩子们的天下,上窜下窜,父母可以安心吃着美食,看着自己的小孩天真的模样,这番景象,好不惬意。在惠众农庄西北角,有一座生态稻田公园,稻田公园充分利用惠众农庄紫色水稻和黑色水稻谷,通过20多亩水稻田拼接特色图案。用彩色水稻拼接的 “约会惠众”、“520”“ILoveYou”等字样成为公园的特色风景线,骑行绿道等特色人文景观也同步配置。

渔舟唱晚迎赤霞,江边垂钓,微风拂面,美食相随,有别样魅力的河市,您不约一发么?

感受 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河市镇党委书记刘建云介绍,近年来,全镇响应岳阳市 “一极三宜”江湖名城建设号召,围绕区委提出的“农旅结合、城乡一体”的幸福屈原建设,紧跟“提升现代农业、建设美丽乡村、统筹城乡发展,打造幸福屈原”的发展思路,依托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产业特色,依托沃野平畴、湿地丰富、天蓝水碧的环境特质和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域特点,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体验农业、观光农业,做到以旅促农、以旅助农、以旅富农。

河市镇采取“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专业化服务、庄园式推进”等措施,大力发展第一产业,培育农产品加工等第二产业,带动商贸、休闲、旅游等第三产业,实现农业“接二连三”。

目前,全镇共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23家,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规模以上农庄1家,形成了优质水稻种植基地、特色农产品生产及精深加工基地、珍稀苗木繁育加工基地、高效禽畜养殖基地、绿色水产基地、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等六大特色基地,并打造了岳球黑米、香米、黑米酒、无公害蔬菜等农产品品牌。

从“种吃的”到“种看的”,由“农景”变风景。在农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河市镇不断探索、优化调整,现代农业推广成效显著,新发展芦竹、蘑菇、茭瓜、藕尖、大棚蔬菜、苗木等经济作物,整个特色种植产业全年投资额已达1200万元,中农联成、海泰博农、惠众粮油等具有现代农业示范引领的企业先后在该镇落户,形成了向高科级农业要效益的良好局面;以生猪、肉牛为主的养殖业占据屈原区的“半壁江山”,农业产业化发展也形成规模。其中规模养殖大户达73户,整个畜牧业年产值达3.5亿元;牛、鹅、羊、甲鱼、食用蛇、稻田套养龙虾、洋鸭等规模也不断扩大,特色种养业已逐渐成为河市高效农业的新名片,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古韵之风物,灿烂之文明,皆融于这片土地上勤劳勇敢的河市人民的血脉之中,生生不息。“富裕、平安、秀美、文明”的河市镇正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未来的河市将天更蓝、水更清、风景更秀,交通更加发达、产业更加兴旺、环境更加优美、人民更加富裕。大美河市正敞开胸怀,邀您一起,走向美好未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