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足球网

图片
价格收费

粮食规模种植发展喜与忧----岳阳市粮食规模户种植情况调查

未知 2010-07-30 00:00 浏览量:

粮食规模种植发展喜与忧

----岳阳市粮食规模户种植情况调查

2004年以来,在中央“一号文件”及一系列惠农政策推动下,第一足球网粮食生产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在过去几年连续出现了恢复性的增长,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及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纷纷涌向城市,涌现出一批规模经营生产粮食的种植大户,为第一足球网粮食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在这些种粮大户生产的过程中存在有哪些主要的制约因素?近日,我队抽取了8户种粮大户,对他们的规模经营状况进行了调查。

一、第一足球网种植大户发展现状

至目前最新统计,2010年第一足球网20亩(复种面积)以上的种植大户有31928户。其中,种植面积在20-49亩的有27472户,种植面积在50-99亩的有3948户,种植面积在100-199亩的有345户,种植面积在200-499亩的有139户,种植面积在500-999亩的有14户,种植面积在1000-4999亩的有8户,种植面积在5000亩以上的有2户。从分布区域看,这些种植大户主要分布在第一足球网的汨罗市、湘阴县、岳阳县、华容县、临湘市五个粮食主产区,这五个县(市)共有种植大户23768户,占第一足球网种植大户的74.45%,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属于地势相对平坦、机械化耕种收条件较好的平原及湖区;从种植规模看,主要是集中在20-49亩的种植大户,共有27472户,占全部种植大户的86%,主要是相对种植5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他们的土地集中相对容易,投入资金相对不大,雇工费用相对较少,适于单个家庭机械化生产,精耕细作,且种植效益不亚于外出务工;从种植大户发展看,近年呈现逐步快速增长的趋势,2008年种植大户约13000户,2009年种植大户约16000户,较2008年增幅23%,2010年达到31934户,较2009年增幅近一倍。可以看出,这些种植大户都是近年逐渐成为种粮大户的,主要原因是种粮有专长,规模种粮效益较好,政府引导与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也有部分农户10年前就已经成为种粮大户了,主要原因是当时农村土地闲置率高,转包土地成本很低。结合以上原因和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的具体情况,种粮大户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散户种粮无利可图。2004年以前粮食价格相对较低,种粮负担较重,人均田亩不多,农民种粮收入较少,部分农民认为种地不合算,纷纷选择外出打工,将原有承包地进行转包。在这种形势下,一些农户认准规模经营的路子,以较低的价格或免费承包土地,形成种粮大户。

经济形势的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持续发展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务工,农村人口出现了妇女化、老龄化及儿童化,农村劳动力人口下降,加之农民外出务工收入高了,自愿放弃土地经营权,为承包大户提供了丰富的土地资源,一些看好粮食规模经营并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农户接手承包土地进行粮食种植,粮食规模种植应运而生。

惠农政策的逐步落实。2004年以来,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出台惠农政策,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加大粮食种植补贴力度,一系列惠农政策使拥有责任田的农户不但能获得国家补贴,而且将土地流转给大户还能获得承租费,加之农村各项社会保障体系及医疗服务体系的不断健全,减少了农民的后顾之忧,提高了农村土地流转率,调动了粮食种植规模户种植积极性。

二、制约种粮大户发展的主要因素

1、土地承包难规范。种植大户的进一步发展,在土地承包期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法律保障亟待规范,主要表现在:一是种植大户的承包期普遍较短,承包没有连续性,承包期满后,确定新一轮承包时,就具有不稳定性,调查显示,湘阴县白泥湖乡园艺场种植大户周毅,自2000年开始承租白泥湖劳改农场1050亩耕地规模种植粮食以来,承包耕地的合同一直为一年一签。他告诉我们,承租耕地合同没有10年以上,他也不敢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和固定资产投入。种粮大户想与普通农户签订较长期限的合同,但转租农户认为,要是直补标准继续上涨,想租地的人也会越来越多,那耕地租金也应该水涨船高,如果现在签订长期合同,以后肯定要吃亏,同时担心出现2008年金融风暴大批务工农民返乡潮的现象出现,所以他们要求一年一签。由于承包时间较短,具有不稳定性,导致种粮大户在承包期内不敢对粮食生产中的大型农机具购置、农田水利设施改造、土壤改良等需要长期性投资进行大量投入。二是大部分种粮大户与转让土地的农户之间仅仅是通过口头协议达成转包,没有书面合同,生产过程中也容易产生纠纷。以上因素严重影响了承包大户加大投入的积极性。

2、资金缺乏难贷款。在调查中大部分种植大户反映资金不足,贷款难已然成为扩大经营规模主要障碍。岳阳县中洲乡七支渠村张国新承租水田400亩种植粮食,年需资金40万元,除自筹部分资金,还以1分的年息借款16万元用以支付田亩租金外,大部分资金没有着落,加之种植粮食不能抵押贷款,正为农资、农药购买资金无着落而犯愁。调查显示,实行规模粮食生产,需要大量资金,一方面,种粮大户在上缴数量不菲的承包费后,手中结余资金较少,还需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同时还要雇佣劳力,发放工资等,更谈不上购置大型机械农用设备;另一方面,农村信用社信贷手续复杂,贷款金额小,难以满足生产需要,而其他贷款种类因农田无法低押,多数粮食大户享受不到银行贷款,种粮大户需要资金只有通过民间借贷的方式来获取,主要向亲戚朋友借款,利率大部分在8厘到1分之间,无形中也加大了生产成本。在调查中发现有部分种粮大户选择在耕种期间向当地农资经销商赊欠化肥农药等农资,待出售稻谷后再偿还欠款这一特殊的民间借贷方式。我们还了解到种粮大户流动资金紧张存在一定的季节性,对于种植双季稻的种植大户,每年3-4月份及9-10月份是他们流动资金最紧张的时候,7月、11月卖完粮后即可返还借贷资金。

3、经济收益难保证。大部分农户反映仓储、整晒、烘干等难题也是规模种植户发展的瓶颈。调查显示,他们的主销售渠道是粮贩上门收购,由于大部分种植大户缺乏仓储及烘干设备,农村晒场面积有限,难以及时整晒,稻谷无法较长时间保存,抗御价格风险的能力差,而卖到当地粮站需要雇人雇车,费力费时费钱,还要面临严格的国家粮食收购标准等问题,因此种粮大户很少到粮库去卖粮,往往选择将稻谷卖给上门收购的粮贩子。上门收购粮食的商贩往往抓住大户没有仓储条件,急于出售的心理压低了粮食收购价格,降低了种植大户收益,挫伤了种植积极性。

4、农技服务难到位。种粮大户普遍未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学习,对农业新技术掌握较少,科学种粮水平相对有限,部分种植大户仅凭经验耕作,缺少生产技术服务指导。调查中,部分种植大户反映没有享受到农技服务,他们在品种选择、病虫害防治、配方施肥、田间管理等方面希望得到农业专家和农技人员的及时指导。

5、农资价格难掌握。种粮大户最怕农资价格上涨,农资价格上涨致使种田成本增加,影响大户收益。调查中不少种粮大户反映近几年来农资价格上涨较快,尤其是去年上半年各种主要农资价格快速上涨,导致种植大户收益下降,大户们至今记忆犹新,心有余悸。(详见近年春季主要农资价格情况对比表)

6、生产风险难控制。粮食规模种植是典型的风险行业,与其它产业相比,农业靠天吃饭,受季节和天气的影响最大,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和病虫灾害严重威胁着粮食生产,这直接影响着种粮大户的收益。在调查中种粮大户最担心气候灾害、水旱灾害和病虫灾害。如今年早稻生产,我省连续低温阴雨及“倒春寒”天气对早籼稻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部分地区秧苗同比往年偏差,移栽期推迟近一周,一些直播稻出现烂芽、烂秧现象,成苗率下降、基本苗不足。大户普遍都有对粮食生产也没有保险意识,由于保险行业没有开办粮食生产保险业务,规模种植户,如遇自然灾害,只能望险兴叹。

7、水利设施难改善。由于种粮大户大都和零散农户签订承包合同,承包的土地部分是低洼田和未充分开垦的半荒性质的田地,农田基础设施十分薄弱,不仅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而且加大了生产成本,第一足球网临湘市黄盖湖镇魏国龙种植1200亩水稻,其中600亩水田原是蓄水湖改造而来,地势低,沟系不畅,雨天需排渍,旱天需抽水,由于该处未纳入农田改造,水利设施十分薄弱,每年靠自筹资金3万余元,解决排渍抗旱、疏通渠道等问题,实在难以承受。目前规模种植户在水利设施方面突出存在大的主要问题,一是路网不配套,机耕道不畅,不利于机械运输、作业;二是排灌设施少、动力低、机械老化,同时沟渠淤塞严重,排灌不畅,若遇强降雨天气,田间积水难以排出,影响了种粮大户的正常生产作业。

8、各项补贴难享受。我国各项农业补贴发放是直接发放到农村承包人账户,目的是鼓励农民种粮,而对于种植大户属于转包人,也是实际种粮人,却拿不到各项农业补贴,调查中,除部分种植大户种植的“甩田”等未纳入计税面积的田地通过申请享受到农业部门良种补贴一项外,粮食直补及农资综合补贴都未享受到,如临湘市黄盖湖镇魏国龙1200亩租赁地是由大湖改造而来,仅通过农业部门得到良种补贴一项,这也制约着种植大户的积极性。

三、扶持种粮大户的对策与建议

1、健全土地流转机制。针对现在第一足球网土地流转承包期限短,种植大户不敢加大投入的现状,建议一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农民依法、自愿、有偿、有序流转土地,强化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稳定性和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二是加强对土地承包的管理,推进乡镇流转服务中心的建设,以政府为主导,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必须经农户自愿提出申请,自愿签订流转合同,村级流转服务组织审核同意,乡级流转服务组织批准并依法鉴定三个环节,同时要制订土地流转示范合同,明确合同主体,明确经营权流转的土地状况、违约责任以及解决争议方式等;要做好土地经营权流转后的动态管理,要加强流转合同的档案管理,对流转中形成的合同、协议等要及时装订成册,整理归档,使土地流转顺利、健康有序地进行。三要创新耕地流转模式,虽说目前耕地流转方式较多,如“村集体统一出租”、“招投标式转包”、“中介转包”、“集体代耕”、“农户携地入股”等方式,但是根据第一足球网人均田地不多,大规模集中涉及的散户太多,农户恋土观念强,成片经营难,易产生纠纷等实际,建议暂时大力优先发展小规模的种植户,具体是由当地种植能手在本村签订连片承包土地合同(复种面积在100亩以内)进行机械化粮食生产,利用农户本地意识,即可解决土地难集中、纠纷易发生,又可达到资金易筹措、机械易作业、管理易精细、效益易提高的多重效果,同时这些规模户的机械设备又能充分服务当地农业生产,为进一步的规模种植打下基础,最终形成“大户放心种田、小户安心务工经商”的双赢局面。 
    2、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农村信用社可通过小额贷款帮助种粮大户解决生产资金,增设种粮大户专项贷款基金,并积极推行农民土地抵押贷款等试点工作,让“死”资产变成“活”资金,缓解种粮大户贷款压力。另外还可考虑成立农业担保公司,专门对种养大户提供担保,对具备一定规模、信誉良好的种粮大户在提出贷款申请后,经粮食、财政部门认定,由农业担保公司提供担保向银行贷款,财政给予一定的利息补贴支持。

3、解决大户仓储难题。乡镇和村级组织应积极主动为种粮大户排忧解难,为整晒有困难的大户提供翻晒场地和临时仓储存放地;推广粮食烘干设备,将其纳入农机补贴范畴,加大补贴力度,转变粮食烘干主要靠自然晾晒为主的方式;引导、支持、鼓励粮食企业利用仓储和运输优势,创办“粮食银行”开展代储业务,对种粮大户的粮食进行专仓专人保管,确实解决种粮大户的仓储难题。 

4、发展粮食生产协会。对第一足球网种植大户数量多的地区,因为经营规模较大,可以有组织的成立和发展粮食生产合作协会,将种粮大户、专业技术人员集中起来成立粮食生产合作性组织,实行民办、民管、民受益,通过粮食生产合作协会,有组织的在技术培训、农资购买、产品储运、产品销售等方面一条龙合作,并统一信息服务,建立粮食信息网,与全国各粮食销售信息网站实现链接,及时更新各类信息,提供资料和数据,保证种粮大户、企业和市场间的信息畅通和产业衔接。 

5、强化基层农技服务。一是实现农业技术服务与广大农户“零距离”接触。乡镇农技员应主动联系种粮大户进行技术指导,了解大户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及时解决。二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向种粮大户发放施肥建议卡,进行科学施肥,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和科学除草技术。三是举办种粮大户培训班。对粮食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新品种新技术以及大户在种植水稻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作专门的讲解和说明。四是全面推行统防统治,国家予以资金或设备扶持,一方面可以由专业合作组织或联合种植大户组建防治队伍,开展承包防治或代治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由村集体出资组织专业队伍防治提高防治水平,提高防治效果,提高防治效益,增加种植户收益。

6、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农资成本的高低对种粮大户收益的多少有着直接的影响,要加强对化肥、农药等农资和种子的出厂和流通环节的监督管理,依靠法律法规,重点查处经营假冒伪劣农资、种子等方面的违法行为,保障种粮大户权益。

7、加强水利基本建设。针对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短缺、治理薄弱的现状,可借取合作的模式,其基本运作模式是:以农业担保公司为纽带,担保公司为村、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担保,到金融机构贷款,村、组利用信贷资金整治、改造小微型水利工程,各级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专项资金予以补助,再将整治改造后的工程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选择经营业主,用经营承包费偿还贷款。这种新的机制既解决了长期制约小微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维修资金短缺的“瓶颈”问题,又为种植大户承租后水利设施改造免除后顾之忧。

8、推行农业保险制度。积极推行农业保险制度,帮助种粮大户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分解自然灾害带来的经济负担,确保他们收入的稳定。同时应大力宣传,在种粮大户中普及农业保险意识,加强他们对农业保险重要性的认识,让更多的大户参与到农业保险中来,做到“种粮有保险,风险不用愁”。政府和有关部门是否可以考虑建立一个农业抗风险基金,增强农户抵抗自然风险能力,有利于扩大种粮规模。

9、切实改善生产环境。 要将种粮大户承包的农田纳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范围,集中投入,实施路、田、水、沟的综合改造,切实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帮助他们新建晒场和仓储设施,将烘干机等原为纳入农机补贴的生产设备纳入补贴范畴,满足种植大户需要。同时整顿收购环境,杜绝强买强卖现象。

 

  

            二0一0年六月二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