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足球网

图片

何光岳

来源:市档案局2024-07-30
浏览量:1|| | ||

史学奇才,源流史体裁开创者,模糊史学和泛史学派的创始人

何光岳  湖南岳阳人,1939年11月出生。1979年5月当选为全国青联常委;1985年获全国总工会职工自学成材金牌奖;1986年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1994年5月起任炎黄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1998年2月被评为湖南省十大优秀社会科学专家。专长于“中华民族源流史”、“中国姓氏源流史”及“炎黄历史文化”研究。成绩斐然,共出版《中原古国源流史》、《楚源流史》、《南蛮源流史》、《炎黄源流史》、《汉源流史》等32部专著,被学术界称为源流史体裁的开创者,模糊史学及泛史学派的创造人。发表论文366篇,达1120万字,成为全国手写史学著作出版字数之冠。另外,还主编撰写《中国帝王大全》、《炎黄文化论文集》等5部约420万字。至今何光岳写作共达1720万字,拟申请史学吉尼斯世界纪录及2002年度出版字数世界吉尼斯纪录。

“吾祖炎黄,兄弟同胞,兴于神州,声震九皋,启家奠居,辛勤劬劳,家业昌盛,立国建朝……”。当这篇大气磅礴、古朴沉雄的《祭炎帝文》赫然篆刻于碑,卓然屹立于株洲炎陵之侧的时候,作者何光岳这个名字早已在神州大地上不胫而走,由于其史学研究成绩斐然、著作等身,而被称为“史学奇才”。何光岳先生作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被美国世界名人传记中心评为“2001年度世界名人”,目前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炎黄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湖南中国古代史研究会会长并兼任湖南省民族学会副会长、中国汉民族学会副会长。

从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民,成长为名声鹊起的国内外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这在当今的中国确实绝无仅有。从他成才的轨迹上,我们可以看到时代的缩影;在他前行的脚步中,我们可以听到历史的脉搏。

谈起他的“奇”,我们当从他的出身讲起。

何光岳先生出身于湖南最大宗祠的显赫官宦之家——何氏家族。祖上世居岳阳城南洞庭湖畔的黄沙街平桥河,在清道光、同治年间先后两代做过署漳州知府、石码通判和朝庭户部主事,随着时过境迁到其父何乾九一代已是家道中落、风雨飘摇,为了生计而逃难汕头,在兵荒马乱的岁月何乾九入赘招亲成为印尼侨商的女婿,生养七胎,光岳排行第三,大弟因少乳饿死,二弟患天花夭亡,幼年时的何光岳便饱尝了人世的艰辛。由于千里归乡,少年丧父,小光岳从小就得捕鱼、捞虾、放牛、打柴,帮补家用。在《母亲的慈爱》一文中,他深情地写道:我就诞生在这个躲避日寇杀害的黑暗时代,由于少乳爱哭,我是那种营养不良而先天不足的婴儿,又黄瘦,又黧黑,简直象一只小黑猴子。邻居都劝父亲把我丢弃,但母亲始终疼爱我,不嫌弃我这个“丑八怪”的儿子,每餐总要省出半碗清水粥给我喝,这才让我把生命延续下来。可是,我那可怜的母亲却枯瘦如柴……

但是民族的苦难,家境的贫寒并没有使这株幼苗夭折,反而由于家族珍藏的钦赐二十四史的滋养和熏陶,使小光岳初涉史海,便能以过目不忘的聪慧和灵气,一字不漏地背诵二十四史中的《五帝本记》、《夏本记》、《秦始皇本记》和《项羽本记》中的诸如“鸿门宴”之类的文章。从那时起,不管严寒酷暑,不论春夏秋冬,还是童稚之年的光岳,只要放学回来,书包都不及送回家,就缠着看管御书楼的伯爷爷开锁开门,猫到楼上看书去了。一来二往,伯爷爷认为孺子可教、璞玉可琢,便私下恩准光岳把没读完的书带回家去读,于是在平桥河的湖州草滩上,那个黑猴子放牛娃在牛背上往往读的是皇帝老子钦赐的二十四史。

那浩如烟海的史籍巨典,蕴玉藏珠的古文精华,启迪了儿时光岳求知的欲望,点燃了少年光岳寻幽探秘的火花。严格说来,何光岳并非出身书香门第,史学之家,他的先祖有过官宦和书史的辉煌,但是到他父亲、祖父一辈人就完全败落了,他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农民身世的放牛娃。几十年后,他之所以能成为海内外盛名卓著的杰出农民史学家,如果硬要溯源,也许就在他童年时与那部钦赐二十四史的奇异接触吧。

其次,他的奇,在嗜书如命,爱书若狂。

走进何光岳先生的“十无斋蜗居”,书架上、沙发上、床上等全部摆放着各种各样的书籍,就如同走进了一座图书馆:包括历史地理学、古典文学、训诂文字学、民族民俗学、考古文物学、姓氏学、源流史学、古农学、气象学、图腾学、动植物学、地名学、方志学等,藏书中最早的版本是明代版的《南奇书》,最早的辞典是清朝光绪年间出版的。他说:“外婆和母亲当年‘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一个人要知仁义,就要发狠读书’的教诲,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深深扎根。别人说我寒碜,但我觉得很富有,而且还‘富甲一方’。”他对自己儿时“书蠹”、“书痴”的往事至今仍记忆犹新。他儿时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不经意时发现了一个铜钱窑和破旧的线装书屋,除他之外,其他小孩子拼命抢铜钱,而他却忙着搬那些人家认为没有用的书,或只能作废纸的线装书,邻居们都说他是傻子。当时真有点像萧何入咸阳,独收秦宰相府图书典籍。

光岳先生既有少年时用两担棍子柴换回一本《古文观止》的幼学冲动,也有青年时变卖崭新毛领大衣买回线装本《天下郡国利病书》的大胆之为,更有拿全家过年钱购书239册的疯狂之举。为购书、藏书,他只要得暇总是怀揣一千多元钱,背着一个大且旧的布袋子,从城南到城北光顾各个旧书市场。有时为买到一本快失传的姓氏家谱孤本,他不惜到五六十里外的乡村走家串户地寻访。为购书他曾自费千里赴京采购,也曾辗转跋涉上门求索,偶遇中意之书,他即倾囊求购,或者低眉乞买,他有一句口头禅: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书。

目前,光岳先生个人藏书已达七万余册,被评为湖南省十大藏书家之冠,其中私人收藏族谱达四千多部,三万余册,辞典四千多部,为全国私藏之冠,有鉴于此,湖南省政府已批准专建何光岳藏书楼。

他的三奇,在其史学研究上前无古人,后启来者。

何光岳先生被学术界称为源流史体裁的开创者、模糊史学和泛史学派的创始人。从他第一部学术处女作《楚源流史》开始,他在中华民族源流史、中国姓氏源流史、炎黄历史文化及中国农史专业研究方面一发而不可收。他以《楚源流史》、《南蛮源流史》、《百越源流史》三部大作宣告中华民族源流史主体工程基本竣工。随后又陆续出版《炎黄源流史》、《汉源流史》、《氐羌源流史》、《楚源流史》、《中原古国源流史》等32部专著,发表论文366篇,达1120万字,已成为全国手写史学著作出版之冠(每个字皆为亲笔)。还主编撰写《中国帝王大全》、《中华姓氏通书》等5部著作约420万字。另著有《中华姓氏源流史》(500万字)、《北狄源流史》、《东胡源流史》共620万字,著述之丰已达到前无古人的地步,累计达1720万字,拟申请文学吉尼斯世界纪录及2002年度出版字数世界吉尼斯纪录。其发表的一系列专著,成绩斐然,硕果累累,不仅填补了中国史学学术界的空白,还在史学研究方法上大胆开拓,极力创新,独出蹊径。他的史学研究工作建立在掌握了鲜为人知,繁芜纷杂,详细丰富的史料的基础上;其次是不拘泥于以往任何史学派别,也不追随任何学术潮流,绝无门户之见,在治学态度上坚持实事求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采用虚实并举的方法和综合分析的手段,在广博精深上下功夫,讲究耕耘,力求收获;再次,不附合,不盲从,一切从基础工作做起,突破往昔民族史研究中的局限,泛论诸史,辨别真伪、考证源流、讲求史德、以点带面、逐级升华。其杰作《中华民族源流史》丛书就是中国中古史研究中泛史学派的主要代表作,也是光岳先生开创的模糊史学方法论的结晶。当光岳先生率领泛史学派在历史悠久、队伍庞杂的史学流派中异军突起、独领风骚之时,许多远见卓识的史学研究者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同一个问题:既然人类史和自然史彼此互为条件,那么“全部历史都应该重新开始研究”。

在艰苦自学的漫漫长夜中,光岳先生矢志不渝,始终恪守治学,治史的六字箴言:勤奋,毅力,德操。在汗牛充栋的史学典籍中锲而不舍,笔耕不辍,靠着超乎常人的辛劳和努力,承受着来自各方的非难和异议,以他自己独特的视角和做学问的方式,对上古世界发微探幽,以令人信服的推理把中国文明史上推了数千年,并被不断发掘的考古实物逐一验证;他对未来的准确预测,也使中外学人暗暗称奇。在史学界,他是一个狂人,一个奇才,一个被误解也被推崇的最具争议性的人物,有人说他是今天的王夫之,但他却说自己谁也不是,他就是他,一个不重复别人也不可能被人替代的一个农民史学家。

何光岳先生虽奇,却实,他实实在在地扎根在我们这个时代,生活在我们中间,坎坷不降其志,风尘不辱其身,是他做人的信条,成功的秘诀,他的路对我们每一个有志者,对每一个仍在泥泞中跋涉的人都是一种启迪,一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