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足球网

图片

长沙依靠人才推动高质量发展:“愿意留,不想走”

来源:人民网2019-01-18 00:00
浏览量:1|| | ||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愿意留,不想走。”短短88个小时,张一萌就决定,在长沙规划自己未来的事业。

  张一萌是黑龙江人,香港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是“香港博士团长沙行”中的一员。2018年6月21日,来自香港6所高校的博士研究生及优秀青年学生、科研工作者组成的“博士团”来到长沙,先后参加4场会议、走访7个园区。长沙的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发展成果吸引了他们的目光。深度洽谈对接后,“博士团”成员中与长沙企业和高校达成就业创业、科研见习等初步意向的有37人,占总人数的74%。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强调‘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胡衡华说,“长沙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初步走出了一条以高端人才引领新兴产业、以产业集群带动人才集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人才拔节生长

  2017年,“长沙人才政策22条”备受瞩目。它是长沙继2009年以来的“313”计划、“3635”计划后,出台的含金量最高、受惠人才最多、支持体系最全、突破性最大的新一轮人才政策体系。两年来,新落户长沙的各类人才超过20万人。

  “我们一个园区一个园区地走访,邀请企业负责人等座谈,就人才引进、留住、用好中存在的问题反复讨论、求解,从而做到精准施策。”回顾政策出台的历程,全程参与“长沙人才政策22条”制定的长沙市委组织部组织员刘怀彧说,向企业求方问策,是确保政策对人才具备有效吸纳功能的秘方。框架形成后,每形成一稿,起草小组都会有针对性地分送园区、重点企业和相关部门征求意见。正因为精准对接企业、园区实际需求,“长沙人才政策22条”落地后,长沙的人口导入力、人才吸引力不断增强。

  人才在成长进步,政策也在迭代升级。2018年12月,圣湘生物呼吸道与微生态项目总监、牛津大学博士任小梅再登长沙市高层次人才认定名单。两年来,7名已评定的长沙高层次人才,因在研究领域出现重大突破、获得评定指标中更高层次荣誉等原因而更上一层楼,用奋斗的汗水赢得这座城市的更大认可、更高礼遇。

  同一时间,长沙首批移动互联网企业高层次人才认定名单新鲜出炉,长沙景嘉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专家、技术委员会主任饶先宏等14人入选。不唯学历、不唯论文、不唯资历,突出行业公认、企业推荐,新出台的《长沙市移动互联网企业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目录》,将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中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以及区块链等领域人才都纳入认定范围。从无据可评、无标可依,到量身定制、多元评定,长沙又一次开先河、走在前列。

  创新活力涌动

  1月8日,在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何继善院士创立的大深度高精度广域电磁勘探技术与装备,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这一创新成果,是我国以自主创新理论为基础研发的电磁探测成套装备。1996年,何继善院士开始广域电磁法理论研究。2006年,由中南大学和湖南继善高科技有限公司开始仪器装备试制并进行推广实验。2014年,继善高科正式推出广域电磁仪成套商业化装备,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智造”。

  秀美的岳麓山下,有着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2015年,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开始规划建设,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三所大学的发展被放在一张蓝图上考量。2016年以来,各方合力打破“围墙”,校区、城区、景区、园区“四区联动”,推进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品质提升、合作共创。如今,这里已有95家企业落户,其中院士创办企业4家、世界500强企业2家,“国家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知名学者创办企业5家、上市公司5家。

  在全国移动互联网领域精英人士中,近三分之一是湘籍企业家。湖南省、长沙市相继出台移动互联网产业的政策和措施,形成高效的服务机制,吸引移动互联网企业相继落子,创新创业人才集聚。目前,长沙移动互联网企业数量突破两万家,规模以上移动互联网企业210家,从业人数突破15万人,营业收入达750亿元。其中,长沙高新区的移动互联网企业总数已达6082家……长沙,成为继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后的移动互联网产业“第五城”。

  城市发展上新台阶

  2018年12月14日,长沙橘子洲头,全球首个环卫智慧机器人作业集群编队开始一天的工作时,获工信部授牌的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内,一辆公交车正在进行一场特殊的考试。变道、超车、进站、出站,红灯停绿灯行、避让车辆行人,这些传统司机每天要做几百遍的动作,现在可以全部由公交车“自己”来完成。

  2016年,时任市长的胡衡华推动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等项目落户,布局智能网联汽车领域。2017年年底,继工程机械、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后,汽车工业成为长沙第7个千亿元产业集群。2018年6月,湖南湘江新区建成的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是国内已投入运营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中测试场景类型最多、测试道路总里程最长、研发办公配套最齐全的封闭式智能网联测试区。

  不仅是汽车行业,一场深刻的智能化变革正席卷整个长沙工业领域,市长胡忠雄的表述是,“延伸‘智能化+’产业链条,实现智能制造与园区产业无缝对接。”高质量发展路上,长沙的创新能量不断释放,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力度不断加强。机器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正迅速形成产业化聚集,三一重工等龙头企业在技术、产品、研发、服务等环节,正全面实现全球化。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长沙连续实施两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持续开展“蓝天、碧水、静音、净土”四大行动,保证市民都能喝上清洁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历时3年,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3所高校所在的后湖,已由过去违章林立、污染遍地的城中村,变成一个无边界艺术园区。(记者 龙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