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湖南国际会展中心,观众在“庆祝第一足球网成立70周年中国航天成就展”上观看火箭模拟发射。(记者 徐行 李健 摄)
今年4月24日是第四个“中国航天日”。此次主场活动在长沙举行,既是湖南与“中国航天日”的美丽缘份,更是湖南与中国航天的激情相拥。
半个多世纪以来,航空航天的湖南力量不断壮大,在航天领域拥有一批具备国内领先水平的产品,航空领域呈现出产业链完整、创新能力强等良好态势。
湖南航天航空产业发展座谈会高朋满座。我省收获满满,一批湖南的企业、机构“牵手”军民融合国家产业基金、世界500强企业和知名央企,签订了12个大项目、好项目,总投资近200亿元。
新的机会在召唤,新的格局在酝酿。
发展航天航产业,湖南既有成绩也有底气。根据规划,到2022年,湖南航天航空产业主营业务收入有望突破1000亿元。
我国首台航空发动机在湖南诞生
自古以来,湖南便和航天事业有着不解之缘。
两千多年前,屈原在汨罗江畔对着浩瀚星空发出了至今仍在探寻答案的“天问”。长沙出土的彗星图,是世界上最早记录的彗星轨迹。当代,数以万计的湖湘儿女将青春奉献给了航天事业,涌现出了一大批湘籍航天领军人物。
湖南是国家航天航空工业较早布局的重点省份,株洲331厂是国家“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我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第一枚空空导弹都诞生在湖南。
而在当代中国航天事业中,数以万计的湖南人用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的精神征战广袤星空,涌现出了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嫦娥五号总设计师杨孟飞、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等为代表的湘籍航天领军人物,展现了湖南人“胸怀天下、敢为人先”的浩然风采。
此外,在中国航天的飞跃中,也有着湖南制造的锦上添花。国产C919大型客机、鲲龙AG600水陆两栖飞机上,有湖南产的发动机、起落架、飞机起降系统、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设备等。功能材料、精密制造、北斗导航等湖南制造,在建设航天强国的“长征”路上贡献了湖南力量。
我省航空产业园区初具规模
经过数十年发展,湖南在航天领域已拥有一批具备国内领先水平的产品,航空领域呈现出产业链完整、创新能力强等良好态势,航天航空产业可圈可点。
湖南是全国唯一的中小型航空发动机研制基地、飞机起降系统研制基地,是全国北斗卫星导航应用示范区域,承担着国家北斗、高分、“两机”、大飞机等重大科技专项关键任务。可以说,湖南在全国航天航空工业布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目前,湖南已初步构建了以株洲、长沙为重点,岳阳、郴州、湘潭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形成了株洲航空城,长沙航空器起降系统、航空综合维修保障基地,岳阳浮空器、航空关键零部件生产基地,郴州通航运营服务文化园区等一批军民融合型航空产业园区。
在整机领域,我省拥有微小卫星、浮空器、小型通航飞机等平台产品;关键分系统领域,拥有多型中小航空发动机、惯性产品、飞机起降系统、辅助动力装置系统等重要产品;关键零部件和关键原材料领域,有特种电缆、宇航级电子设备、碳/碳复合材料、超大型轻合金构件等关键产品;航天航空综合服务保障方面,正在围绕北斗和高分应用、微小卫星发射运营、通用航空、航空器综合维修保障等领域,构建完整的服务体系。
此外,湖南也拥有一批竞争力强的市场主体。中航飞机起落架公司(572厂)是国内唯一的飞机起落架研制生产基地;航天科工068基地是导航产品重要生产基地;北斗邮政服务系统、北斗卫星动物监测系统占据国内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山河科技、华天光电、航天环宇、天仪研究院、博云新材等一批优势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已成为航天航空领域重要力量。
多措并举推动产业跑出“加速度”
数据显示,湖南航天企业数量超过100家,2018年实现产值104.7亿元,同比增长25.1%;航空企事业单位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311亿元,同比增长26.9%,产业规模在中部地区居第二。
航天航空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重视与推动。
3年前,航空航天(含北斗)产业链被纳入全省20条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全方位推动航天航空产业发展,加快航空制造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随之出台。近3年,全省军民融合产业专项资金有一半以上投向航天航空领域。我省与航天科工等单位联合发起设立50亿元的省级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投向航天航空产业发展。
同时,湖南全面推进与国家航天航空央企的战略合作,积极开展与波音、霍尼韦尔等世界航天航空巨头的交流合作,先后举办第三届全国军民两用技术创新应用大赛、湖南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推进大会、走进中国商飞产业合作对接等重大活动,推动一批重大项目落户湖南,拓展了发展空间,提升了湖南在航天航空产业链条中的层次和地位。
合作
12个优质项目落户
总投资近200亿元
4月24日,2019年“中国航天日”,湖南航天航空产业发展座谈会在长沙举行。座谈会上,一批湖南的企业、机构“牵手”军民融合国家产业基金、世界500强企业和知名央企,签订了12个涉及产业投资、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大项目、好项目,总投资近200亿元。
比如,航天科技一院、岳阳市政府、中南大学、高新创投,共同签约的超大型铝合金材料/构件制造产业化项目,预计投入为55亿元,将依托中南大学科研团队的技术,建成具备年产能30万吨、产值155亿能力的新型铝加工企业,极大地解决新型高性能铝合金品种不足等制约我国高端铝材行业发展的问题。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与长沙市政府,合作共建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沙创新研究院,推动高超声速飞行器、智能飞行器等项目技术体系化、工程化和产业化。
“现场签约的项目,是从众多项目中精心挑选出的,代表着湖南航天航空产业的希望,将成为新的增长点。”省委军民融合办常务副主任黄东红介绍,此次签约项目的前景非常广阔,有前沿性、颠覆性的重大技术项目,有致力于解决“卡脖子”问题的产业创新项目,还有“走出去”“引进来”的国际合作项目。
黄东红表示,“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在长沙举办,是湖南航天航空产业发展的重大契机,湖南将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力争到2022年实现航天航空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记者 潘显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