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足球网

图片

湖南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让人民生活更加健康美好

来源:人民网2019-05-22 00:00
浏览量:1|| | ||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是永续发展的重要保障。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我们的生物多样性,我们的食物,我们的健康”。

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林业部门充分履行生物多样性保护职责,有力保障了食物的健康、物种的健康和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

湖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生物物种种类丰富多样。目前,湖南共建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502个,这些自然保护地较好地保存了全省主要的生态系统、野生动物栖息地和野生植物,就地保护了90%以上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和植物物种。同时,还建立了植物园、野生动物园和野生动物救护繁殖中心等机构12个,迁地保育了大量野生植物、珍稀动物。截至2018年底,全省有陆生脊椎野生动物787种,约占全国种类数量的25%,其中包括云豹、林麝、麋鹿等17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有维管束植物6137种,约占全国种类数量的20%,其中包括南方红豆杉、珙桐、绒毛皂荚等13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法规制度体系逐步健全。目前,湖南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已达15部,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有《湖南省湿地保护条例》等,保护物种多样性的有《湖南省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条例》等,保护遗传多样性的有《湖南省植物园条例》等,生物多样性保护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生态保护工程实施有效。通过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珍稀濒危物种保护行动,划定并保护候鸟通道,建立黄腹角雉、大鲵等物种的人工种群繁育基地并开展野外放归,促进了物种多样性的保护。通过实施长(珠)江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裸露山地绿化等生态工程项目,促进了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保护。

行政执法打击有力。近年来,全省林业系统依托森林公安和林业行政综合执法队伍,相继开展了“绿剑”“飓风”“雷霆”等专项打击行动,重点打击乱批乱占林地、乱砍滥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十二五”期间,全省累计破获林业刑事案件1.2万起,查处林业行政案件9.72万起,有力打击了破坏生态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湖南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诸多新威胁

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生态系统破碎化。随着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导致生态系统破碎化、孤岛化程度越来越高,自然保护地之间空缺加大,生境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水平降低。

对生物物种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其濒危程度加剧。食用、药用、工业原料直接利用野生动物和植物资源程度不断加大,导致湖南物种濒危程度加剧。省内一些野生动植物的野外种群已低于稳定存活界限,随时面临灭绝危险。

气候变化加剧导致生物多样性受损。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2017年强降雨等极端天气,都给湖南的野生动物和植物资源造成了严重破坏。

各类环境污染导致生物多样性退化。污染引起环境改变,使一些生物丧失了生存的基础。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富集,使食物链后端的生物难以存活,从而导致生物多样性功能退化。

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导致生物多样性功能降低。据调查,目前湖南共有农林外来有害生物233种,这些外来物种对我省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威胁本土物种资源繁育。

努力开创湖南生物多样性保护新局面

完善法规体系。要借鉴云南等省做法,出台《湖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专项法规,以明确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标、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义务。同时,针对《森林法》《草原法》等,修订或出台具体的实施办法,依法稳步推进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

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建设。狠抓自然保护地违法违规采矿、采砂、开发小水电及网箱养鱼等整治,确保保护面积不减少、保护强度不降低、保护性质不改变。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实现一块保护地、一块牌子、一个机构,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成效。

深入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通过造林绿化、生态修复等措施,打破生态系统之间行政区域界线、地理空间阻隔,提升全省生态系统整体性、稳定性。严格执行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巩固“四水”流域退耕还林还湿试点成果。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试点工程。全面禁猎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相关水域实行禁捕和建立补偿制度。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让广大群众关心和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为生物多样性保护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社会氛围。(胡长清)